春光明媚,走進樂清市城南街道界岱村,一塊公園式的綠地格外搶眼。村民趙秀芬平時愛到這逛逛,“這裏以前隻是塊荒地,沒想到采購了汙水提升器,汙水提升設備,又在地下建了汙水生態處理係統,地麵上也變成了綠地。”
和一般農村處理汙水的做法不同,界岱村引入生態技術處理生活汙水,建成人工濕地獨立處理係統,地麵呈現花園式綠地。記者走近細看,約兩畝左右的長方形綠地,周圍繞著一圈護欄,蔥鬱的草坪上種著紅葉石楠,陽光下景色宜人。若不是村民指點,還真看不出這地底下“暗藏玄機”。界岱村386戶村民,原先建房時,地下戶戶自建化糞池,地上左鄰右舍互留一條水溝排放生活汙水。時間久了,不僅化糞池滲漏汙染地下水,地麵的排水溝也是蚊蠅遍地。界岱村黨支部書記黃建宇介紹,趕上樂清市新一輪農村汙水治理高潮,界岱村采取“厭氧池+人工濕地”技術實施汙水治理。
村口的荒地被選為汙水處理中心,每戶村民家中接出3條管道,一條接衛生間,一條接廚房,一條接洗滌汙水;每家還造了一個接戶井,3條出戶的排汙管先接入接戶井,再通向總管,統一收集納入村口的處理池。“處理池地麵做成人工濕地花園,給村裏添個景點。”黃建宇說,原先家門口的排水溝,經過黨員義工、老年協會和婦女代表等輪番清潔後,擺上盆栽,也形成一道美麗風景線。在這個下沉式汙水生態處理係統附近,記者聞不到一絲異樣的氣味。而在地下,全村日均排汙60多噸,經過沉澱、微生物處理、植物根係吸收等工序處理後,汙水可達標排放或回收利用。“香蕉福利导航還在地下加設調節池,使係統在排汙高峰不超負荷,低穀也不空閑著;在人工濕地裏,香蕉福利导航種植蘆葦、水蔥、美人蕉等深根係植物,增強對汙染物的吸附、過濾效果。”城南街道黨工委書記陳誌良對這個汙水生態處理係統信心滿滿,“接下來打算在出水終端進行中水回用,用於花木植物、水果林的灌溉,實現農村水資源循環利用。”
樂清市農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將美麗鄉村建設與農村汙水處理相結合的花園式治水方式,如今在樂清迅速推廣,清江鎮建新村、南嶽鎮裏一村、樂成街道龍台頭村等紛紛采用該項先進工藝。數據顯示,近年來,樂清市已完成242個村的農村生活汙水治理,今年計劃再完成38個村的汙水處理係統建設,實現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