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內,通州區預計要建設30座汙水提升設備,采購地下室汙水提升設備,覆蓋各鄉鎮,解決鄉鎮汙水處理的“短板”。根據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要求,2017年年底通州區將完成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目前,通州區政府已與各鄉鎮政府正式簽訂《2016年汙水處理和黑臭水體治理目標責任書》,治理任務成為鄉鎮政府年度考核指標。
在通州梨園鎮大馬莊村南、蕭太後河北岸,一個小型的汙水處理站正在緊張工作,這個處理站占地大約560平方米,每天能處理通州區梨園鎮450噸汙水,達到城鎮汙水排放一級B類標準後排入蕭太後河。據工作人員介紹,蕭太後河沿岸共設置了4個這樣的處理站,用來攔截和處理周邊馬駒橋、台湖、梨園等地區的汙水。
據了解,類似的處理站在通州區還有8座。汙水處理站運營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汙水處理站,汙水經過物理沉澱後,將進行生化處理,通過細菌“吃”掉汙水中的有機物,從而達到淨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