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汙水提升泵站的生產始於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當時產品的標準化、成套化、係列化水平很低,定型產品較少。進人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家有關部門先後對主要汙水處理設備製造企業進行了技術改造,提高了製造能力和製造水平,城市汙水處理專用設備和與之配套的小型汙水提升泵站的生產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
近幾年,經常有關於農村汙水治理技術的爭議:是該以集中式汙水處理法為主,還是分散式汙水處理法為主。2035年,農村汙水處理市場空間將達到2000億元,那市場格局又如何呢?香蕉福利导航不妨從影響因素來考慮。農村汙水治理市場格局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是城鎮化率。未來城鎮化率越高,人口越集中,汙水處理宜采用集中式處理法,反之則宜采用分散式汙水處理法。
基於專家觀點,2035年我國總人口將達到15億,城鎮化率將達到70以上,隨後將以一個很緩慢的速度發展或者停止。經測算2035年,我國城鎮人口將2014年的7.5億增長到近11億,農村人口將從6.2億減少到4億。而對於農村汙水處理市場來說,城鎮化必將帶動一批千噸級規模的汙水處理廠建設。
綜合上述分析,分散式農村汙水處理技術或將成為主要的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技術。結合我國農村汙水處理的現狀及問題,操作簡單、自動化程度高、管理簡單的百噸級規模的一體化處理裝備將成為主要技術趨勢。上海泵業發現,在互聯網的創新思維下,以智能感應能力+移動通信網絡對汙水處理站及設施進行管理也將是技術發展的方向。另外,美麗鄉村、城鄉環境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我國未來農村發展的主要方向,對於農村汙水治理而言,與環境融合的生態技術也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