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旭思盛CY14-1B係列泵是采用缸體旅轉靠變量頭(斜盤)變量的軸向柱塞泵由於滑靴和變量頭之間、配油盤和缸體之間采用了液壓靜力平衡的最佳油膜厚度設計使上述兩對運動麵之間處在純液體靡擦下運轉並省去了重型推力軸承因麵與其它類型的泵相比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效率高重量輕噪音低壽命長自吸能力強等優點。被廣泛應用於高壓、大流量和流量需要調節的場合,諸如液壓機、工程機械和船舶中。
公司擁有上海旭思盛、啟東旭思盛、啟東奮進三大品牌,是一家軸向柱塞泵及配件專業生產加工的公司,主要生產CY14-1B,軸向柱塞泵,產品主要有CY係列柱塞泵型號:2.5MCY14-1B10MCY14-1B 13MCY14-1B25MCY14-1B32MCY14-1B40MCY14-1B63MCY14-1B80MCY14-1B160MCY14-1B10SCY14-1B 13SCY14-1B25SCY14-1B32SCY14-1B40SCY14-1B63SCY14-1B80SCY14-1B160SCY14-1B10YCY14-1B13YCY14-1B25YCY14-1B32YCY14-1B40YCY14-1B63YCY14-1B80YCY14-1B160YCY14-1B10MYCY14-1B 13MYCY14-1B25MYCY14-1B 32MYCY14-1B 40MYCY14-1B63MYCY14-1B80MYCY14-1B160MYCY14-1B10PCY14-1B13PCY14-1B25PCY14-1B32PCY14-1B40PCY14-1B63PCY14-1B80PCY14-1B160PCY14-1B10CCY14-1B 13CCY14-1B25CCY14-1B32CCY14-1B40CCY14-1B63CCY14-1B80CCY14-1B160CCY14-1B10DCY14-1B13DCY14-1B25DCY14-1B32DCY14-1B40DCY14-1B63DCY14-1B80DCY14-1B160DCY14-1B,等規格液壓馬達,及提供各種油泵配件,有各種型號的柱塞,缸體,配油盤,傳動軸,內外套,變量頭,斜盤,回程盤,等配件!
本係列要作為液壓馬達使用,則訂購 CM14-1B,以示區別。
二、油泵編號說明
四、係列參數
五、結構原理簡述
旭思盛CY型軸向柱塞泵由主體和變量兩部分組成主體部分配以各種型式的變量機構便成了各種形式的泵。
主體部分(如圖1)由傳動軸帶動缸體旋轉使均勻分布在缸體上的七個柱塞繞傳動軸中心線轉動通過中心彈簧將柱滑組件中的滑靴壓在止推板(或斜盤)上同時中心彈簧通過外套將缸體壓在配油盤上起初始密封作用。這樣,柱塞隨著缸體的旋轉而作往複運動,完成吸油和壓油動作。
1、旭思盛CCY14-1B機動(伺服)變量軸向柱塞泵
如圖1泵的壓力油(≧5MPa)由通道(a)、(b)、(c)進入變量殼體下腔(d),當拉杆向下移動時,推動伺服閥芯向下運動,則(d)腔內壓力油經通道(e)進入上腔(g)推動變量活塞向下移動,帶動銷軸使變量頭繞鋼球中心旋轉改變變量頭的傾斜角使柱塞行程變化達到變量目的。反之,拉杆向上運動,變最活塞亦向上移動,變量頭的傾斜角向相反方向變化,當傾斜角變至0後,則向負偏角方向變化油流產生換向,泵的進出口交換。
泵的液壓原理見圖1-1變量特性見圖1-2。本泵特別適用於閉式油路液壓係統和頻繁變量(每一工作循環都需變量)的開式油路係統之中,其操縱可以采用手動杠杆機構、凸輪機構以及汽缸、液壓缸等各種方式。
2、旭思盛YCY14-1B壓力補償變量軸向柱塞泵
壓力補償變最泵是靠泵本身壓力自動控製,如圖2高壓油通過通道(a)、(b)、(c)進入變量殼體下腔(d)後,油液經通道(e)分別進入通道(f)和(h),當彈簧的作用力大於由油道(f)進入伺服活塞下端環形麵積上的液壓推力時,則油液經(h)到上腔(g),推動變量活塞向下運動,使泵的流最增加。當作用於伺服活塞下端環形麵積上的液壓推力大於彈簧的作用力時,則伺服活塞向上運動,堵塞通道(h),使(g)腔的油通過(i)腔而卸壓,此時,變量活塞上移,變最頭偏角減小,使泵的流量減小。
圖2-2表示YCY 變量特性曲線,其陰影表示特性調節範圍。AB 的斜率是由外彈簧剛度決定的,BC的斜率是由外彈簧和內彈簧的合成剛度決定的,CD 的長短取決於限位螺釘的位置。 調節流量特性時,如需按A1B1C1.D1規律變化,可先將限位螺釘擰至上端然後調節彈簧套使其流量剛發生變化時的壓力與A1點的壓力相符,再調節限位螺釘,使流量不再變化時的高壓流量與 D1點的流量相符,其中間壓力與流量的變化關係是預先設計好的,不需要調整隻要A1和D1兩點的流量、壓力調好了該泵就自動地按A1B1C1D1特性曲線變化。 這種變量形式的特性曲線在一定範圍內近似地按恒功率曲線變化。
3、旭思盛DCY14-1B 電動變量軸向柱塞泵
如圖3該泵為CCY14-1B機動(伺服)變量軸向柱塞泵演變而來,其采用ND-4.5可逆電動機(即伺服電機)通過螺杆螺母帶動拉杆上下運動以達到變量目的。ND-4.5 電動機帶有減速比1:268的減速箱其輸出軸每分鍾轉速約等於4.5r/min。
為使變量機構到達上下極限位置時及時切斷可逆電機電源,以免燒壞可逆電機或損壞可逆電機的變速機構,或要求有特定的最大最小流量,我廠可提供帶限位裝置的電動變量泵,訂貨時須在合同上注明。如果用戶要求有較快的變量速度,可以同技術部協商,選用ND-9、15或30的可逆電動機並須在合同上注明。如果用戶需要遠距離指示流量變化數值時,可以在刻度盤座和指針軸上自行安裝自整角機,則可以實現遠距離顯示。
4、旭思盛SCY14-1B手動變最軸向柱塞泵
手動變量泵靠外力轉動調節於輪改變流量,旋轉調節螺杆,帶動變量活塞沿軸向移動,同時帶動變量頭繞中心轉動,達到變量目的,當達到所需流量時可用鎖緊螺母緊固。調節手輪順時針轉動時,流量減小。調節手輪逆時針轉動時,流量增加。其百分值可粗略從刻度盤上讀出,工作時改變流量須卸荷操作。這種變量型式隻適用於不頻繁變量,而且不需要遠距離操縱的情況下。
5、旭思盛MCY14-1B定量軸向柱塞泵
MCY14-1B定量軸向柱塞泵定量機構中斜盤始終固定在定量端蓋上不,能改變柱塞的行程,所以其流量是固定的。
6、旭思盛PCY14-1B 恒壓變量軸向柱塞泵
這種變量型式的泵,輸出壓力小於調定恒壓力時,全排量輸出壓力油,即定量輸出,在輸出油液的壓力達到調定壓力時就自動地調節泵流量,以保證恒壓力滿足係統的要求。泵的輸出恒壓值,根據需要,在調壓範圍內可以無級調定,泵的結構見圖6,該結構將輸出的壓力油同時通至變量活塞下腔和和恒壓閥的控製油入口,當輸出壓力小於調定恒壓力時,作用在恒壓閥芯上的油壓推力小於調定彈簧力,恒壓閥處於開啟狀態,壓力油進入變量活塞上腔,變量活塞壓在最低位置,泵全排量輸出壓力油;;當泵在調定恒壓力工作時作用在恒壓閥芯上的油壓推力等於調定彈簧力恒壓閥的進排油口同時處於開啟狀態使變量活塞上下腔的油壓推力相等變量活塞平衡在某一位置工作若液壓阻尼(負載)加大油壓瞬時升高恒壓閥排油口開大、進油口關小變量活塞上腔比下腔壓力降低、變量活塞向上移動泵的流量減小直至壓力下降到調定恒壓力這時變量活塞在新的平衡位置工作。反之若液壓阻尼(負載)減小油壓瞬時下降恒壓閥進油口開大排油口關小變量活塞上腔比下腔油壓升高變量活塞向下移動泵的流量增大直至壓力上升至調定恒壓力。
7、旭思盛LCY14-1B零位對中液動變量軸向柱塞泵
該泵是靠外控油壓(≧7MPa)控製變量,采用P型滑閥機能的三位四通換向閥操縱(圖7-1),可以保證在空負荷運轉時,處於零偏心位置,零位對中的精度可達千分之五以內。采用這種變量型式可以省去某些液壓係統中大流量的換向閥,因而簡化了液壓係統,同時由於采用油泵直接換向。可以減小液壓係統(特別是高壓係統)的衝擊。
該泵特別適合於閉式油路使用。當閉式油路兩向需要不同的流量時,可以分別采用調節螺杆調整限程活塞的位置來達到,當該泵使用在開式油路中時,根據要求可以將某一限程活塞調整至極限位置,使泵的一向流量為零。
8、旭思盛ZCY14-1B 液動變量軸向柱塞泵
該泵是靠外控油壓(≧7MPa)操縱變量機構,不能零位對中,但帶有連接反饋訊號的拉杆,在自動控製係統中,采用電液伺服(比例)閥控製變量機構時,可實現比例控製。
9、旭思盛MYCY14-1B定級變量軸向柱塞泵
這種泵是依靠內控(也可以用外控)油壓操縱受量機構,該泵的壓力調節範園比較小,油壓在3—4MPa時產生變量後,流量迅速減小至所要求的高壓流量值。這種泵實際上相當於高低壓組合泵,調節變量特性時,根搭據所需流量和壓力變化範圍,調節調整套,使泵終極壓力時的流量不再發生變化,然後調整調節螺杆使泵流量剛發生變化時初始壓力符合要求。
10、旭思盛BCY14-1B 比例變量軸向柱塞泵
BCY14-1B型電液比例控製變量泵是利用“流量一一位移一一力反慣”的原理設計的,分外控和內控油壓來控製變量機構,並利用輸入比例電磁鐵的電流大小來改變泵的流景,輸入電流與泵的流量成比側關係。該泵控製靈活、動作靈敏、重複精度高、稔定性好,能方便地實現液壓係統的遙控、自控、無級調速、跟蹤反飯同步和計算機控製,適用於工業自動化的要求。
比例變量泵可在輸入電流的作用下,對排量實現比例控製麵不受負載的幹擾。起始電流(死區)的大小,一般調節在 150-200mA,最大控製電流一般為 500-700mA。其外控油壓力與泵的工作壓力有關,在額定工況下,一般所需外控壓力推薦按下表,若使用的工作壓力較低,外控油壓力也可相應降低。
六、使用須知
軸向柱塞泵是一精密元件,使用是否正確,直接影響著泵的壽命。因此,所有使用者必須嚴格按照下還要求,正確地使用該泵。
1.安裝
(1)油泵可以用支架或法蘭安裝,泵和原動機應采用共同的基礎支座,支架、法蘭和基礎都應有足夠的剛性,以免油泵運轉時產生振動,對於流量大於或等於 160L/min 的泵,由於原動機功率較大,建議不要安裝在油箱上。
(2)泵的傳動軸與原動機的輸出軸安裝的同軸度誤發及其找正方法如下:
A、支架安裝:原動機輸出軸與支架安裝精度的檢查方法見圖12-112-2
B、法蘭安裝:在這種安裝形式中,如果原動機與泵之何是采用聯軸器聯接,則其安裝精度檢查方法同上圖。如果將係軸直接插入原動機輸出軸內,則其安裝精度檢查方法見圖13-113-213-3。
(3)泵和原動機傳動軸之問應盡可能采用彈性聯軸器聯接,由於該泵傳動軸不能承受彎曲力矩,因此嚴禁在泵軸上安裝皮帶或齒輪驅動油泵,如果一定需要采用皮帶或齒輪與泵聯接,建議加一個支座來安裝皮帶或齒輪(圖14)。該支座與泵支架安裝同軸度的找正方法同圖12。
(4)油泵的旋轉方向,按泵的標牌所示,訂貨時未注明旋向者,一律按順時針旋向(從軸端看)供貨,要更換泵的旋轉方向時,需向製造廠聯係。
(5)油泵的安裝應考慮到檢修方便使變量殼體很容易拆下,便於取出泵內的缸體和配油盤。
2油箱設計
由於該泵是采用靜液壓軸承的結構,因此必須嚴格注意防止油液的汙染,而油箱設計得好壞,對於油液的汙染起著重大影響。液壓管道安裝前應嚴格清洗,一般鋼管應進行酸洗,並經中和處理;清洗工作應在焊管後進行以確保管道清潔;油箱設計要密閉以防造成連續汙染。
油箱設計要點:
油箱的容量,在開式油路中,油箱的有效容積(活動容積)應大於係統中所有泵的每分鍾流量的三倍。在閉式油路中,油箱的容量也可參照上述原則,但油泵的流量可考慮按補油泵的流量計算。對於有蓄能器的係統,油箱應考慮能容納蓄能器的回油量。另外油箱的容量還應考慮係統的發熱,如果設備的體積和重量無嚴格要求,為了提高冷卻效率,油箱容量可適當加大。
為了防止油的不斷汙染,油箱上麵必須嚴格密閉,由閥和管道漏在油箱蓋上的油不準流回油箱,油箱內部通過空氣濾清器與大氣相通清洗油箱時必須同時清洗空氣濾清器插入油箱裏麵的管道必須與油箱頂蓋嚴格密封以防灰塵進入.。
該泵的正常使用溫度為10--65℃,當使用中超出這一溫度範圍時,必須在液壓係統中安裝加熱或冷卻裝置.
3、濾清
工作油液的清潔度對油泵的壽命起著重大的影響箱內應設置隔板來消除回油時帶來的氣泡隔板上裝有80目濾網。液壓係統應在回油部分設置15ṷ--20ṷ的精濾器,以維持係統油液清潔。(泵泄漏油管不準裝精濾器,以免使殼體腔壓力增大,造成骨架密封處漏油。泵的進油管不應安裝濾油器,以防增大吸油阻力。)
除以上提出的要求以外使用者必須特別注意:
(1)在安裝、試車之前必須將油箱、管道、油缸、閥門等清洗幹淨。在向油箱灌新油時也必須用濾油機對油液進行濾清,防止由於油桶不清潔而引起油液的汙染。
(2)新泵在使用一星期以後,需將全部油液濾清一次,並清洗油箱和濾油器,然後依據機器工作的負荷情況,3--6個月使用15ṷ--20ṷ的濾油器濾清一次,或更換一次油液,清洗一次油箱。
(3)使用過程中嚴禁由於係統的發熱而將油箱蓋或注油孔打開。
4自吸和配管
油泵安裝時應盡可能考慮使油箱液麵高於泵的進油口,對於流量小於160L/min 的泵可裝在油箱上自吸;對於流量160L/min油泵出油口以上的泵應采用倒灌自吸。油泵吸入管道通徑不小於推薦的數值,截止閥的通徑應比進油管大一檔。進油管端至油箱側壁的距離H1>3D,至油箱底麵的距離H>2D,彎頭不得多於兩個,吸油管和泄漏油管均必須在油箱最低油麵200mm以下,以防止空氣進入.
(1)安裝在油箱上自吸(圖15)
a油泵的中心高至最低油麵的距離不大於500mm;
b.在吸入管道上不允許安裝濾油器;
c、油泵如果需要減小偏角啟動時,則不能保證自吸(用戶如果工作過程中需要較小的流量應該在泵全偏角啟動後,再用變量機構改變流量)。
(2)倒灌自吸(圖16)
a、油箱的最低油麵至油泵中心的距離應≧300mm泵可以小偏角啟動自吸。
b、油泵的進油管長度L<2500mm。
(3)立式安裝油泵的自吸(圖17)
a油泵進油口至最低油麵的距離不大於500mm。
b、泄漏油管上的灌油接頭應高於油泵軸承潤滑線(軸端法蘭蓋)。
5、泄漏油管的接法
(1)泄漏油口一定要直接接到油箱,不得接在係統管道上。
(2)當泵經常在零偏角或係統工作壓力低於8MPa下運轉,使泵的漏損過小而引起泵體發熱時,可考慮采取冷卻措施,將係統回油管上分流一根支管通入油泵下部的泄漏油口內進行強製循環冷卻,(如圖18)其殼體內油壓力應小於0.05MPa。
(3)由於液壓係統的需要而采用增壓油箱時其壓力應不超過0.05MPa。
6、工作介質
(1)推薦采用國產N32-46號液壓油,或E50=3-5粘度指數大於90 的其它液壓油。油內的水份、灰份、酸值必須符合有關液壓油的規定。
(2)該泵正常的工作油溫為10-65℃,若采用10號航空液壓油,其冷卻裝置性能必須是良好的。
7、啟動
(1)運轉前檢查油泵安裝是否正確可靠,聯軸器安裝是否合乎要求,用手轉動聯軸器檢驗泵軸在旋轉中是否力量均勻。並檢查兩聯軸器是否同軸和是否有必要的軸向間隙。
(2)初始使用或長期存放後運轉時,應在啟動前必須通過泵殼上的泄漏油口向泵內注滿清潔的工作油液否則不準啟動!啟動時要檢查泵的轉向是否正確!
(3)將係統中溢流閥等調節到最低值,嚴禁有負荷啟動!
(4)泵啟動時應先點動,正常出油後再連續運轉。在運轉一定時間後無不良現象發生,再逐步調節到所需壓力和流量。液壓係統中安全閥調整壓力不得大於 35MPa。
(5)泵停用三個月以上而重新使用時,應首先空運轉半小時。運轉中發現泵有異常升溫、泄漏、振動和噪聲,應立即停車進行檢查。
8負荷運轉
(1)低負荷運轉:在上述準備工作完成以後,將泵啟動後在1-2MPa 壓力下運轉半小時。
(2)滿負荷運轉:低負荷運轉完畢後,逐漸調整溢流閥、安全閥的壓力至液壓係統的最高壓力下運轉 15分鍾。檢查液壓係統是否正常。泵殼上的最高溫度一般比油箱內油泵入口處的油溫高10-15℃。當油箱內油溫達65℃時,泵殼上的最高溫度不超過75-80℃。負荷運轉完畢後,泵可以進入正常工作。
(3)油泵停車時,應先卸荷,後停機。
9、故障及處理
10、維修
油泵經過一段時間使用以後,如發現漏損過大或聲音不正常,則可與本廠聯係或由有經驗的工人,技術人員負責拆開檢查(拆檢時隻需將泵的變量殼體螺釘拆下,即可取出有關零件)以下部分。
(1)檢查配油盤的表麵是否磨損。如發現磨損,可將配油盤放在二級精度的平板上用 M10氧化鋁研磨。然後在煤油中洗淨,再拋光Ra0.2,保證兩平麵的平行度不大於0.01,平麵度允差不大於0.005。
(2)缸體的配油麵是否損壞。如發現磨損痕跡較重,可將該平麵放在高精度的平磨上重磨或在研磨平板上進行研磨並拋光。粗糙度達Ra0.2,平麵度不大於0.005,不允許用碳化矽金鋼砂研磨推薦用金剛玉或拋光膏(俗稱綠油膏)研磨。
(3)檢查變量頭或止推板表麵是否磨損,其修理方法同配油盤。將平麵研磨到Ra0.2以上,修複後的平麵表麵硬度不低於 HRC50。
(4)檢查滑靴端麵是否磨損,如磨損嚴重,須由本廠重新更換,如磨損不多,可采用類似對缸體的修複方法,注意,滑靴平麵粗糙度達Ra0.2,平麵度不大於0.005,一組中支承高度允差不大於0.01。
(5)如果滑靴與柱塞的鉚合球麵脫落,或鬆動嚴重,則應修理或更換。
(6)檢修各零件後重新安裝此泵要注意以下幾點:
a、將所有零件用清潔的煤油清洗幹淨,不許有髒物、鐵屑、棉紗、研磨劑等帶入泵內。
b、泵上所有各運動部分零件均是按一定公差配合製造的,裝配時不允許敲打。
c、在泵裝配時要謹防定心彈簧的鋼球脫落。
六、推薦安裝支架尺寸